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 圖說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6月21日在佛光山普門寺舉辦「三好微電影導賞要領分享會」,與會大眾歡喜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6月21日在佛光山普門寺舉辦「三好微電影導賞要領分享會」,與會大眾歡喜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國際佛光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督導長葉淑芬(右2)提到,三部影片都感人至深,希望大家能透過欣賞「三好微電影」,將善美傳遞到社會各個角落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督導長葉淑芬(右2)提到,三部影片都感人至深,希望大家能透過欣賞「三好微電影」,將善美傳遞到社會各個角落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簡妙容表示,「三好微電影」猶如一座寶庫,多元主題與拍攝方式,非常適用於「電影讀書會」的分享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簡妙容表示,「三好微電影」猶如一座寶庫,多元主題與拍攝方式,非常適用於「電影讀書會」的分享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趙玉美指出,三好微電影即是佛法結合藝術的展現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趙玉美指出,三好微電影即是佛法結合藝術的展現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與會大眾專心聆聽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與會大眾專心聆聽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上台分享心得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 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將對活動的回饋貼於樹上,展現集體創作的精神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
圖說:分組討論後,各組將對活動的回饋貼於樹上,展現集體創作的精神。 人間社記者陳保吉攝三好微電影導賞要領分享會 讓三好深植人心
2025-06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響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的「三好運動」,傳播人間真、善、美的精神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於6月21日在佛光山普門寺舉辦「三好微電影導賞要領分享會」。活動邀請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趙玉美、簡妙容,為65位佛光幹部講解導賞「三好微電影」的技巧,並透過分組討論,讓大家在寓教於樂中體悟三好精神,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。
趙玉美於開場引言中指出,自2019年起,國際佛光會舉辦「三好微電影甄選比賽」,每年設有不同主題,鼓勵各地以短片形式呈現生命中的善與美。她引用星雲大師所說:「未來的佛教,需要藝術化、電影化、人間化、國際化」,說明「三好微電影」正是佛法與藝術結合的成果。她也期盼此次分享會能拋磚引玉,鼓勵更多人欣賞三好微電影,為社會注入更多善的力量。
簡妙容表示,「三好微電影」彷如一座寶庫,主題與拍攝手法多元,極適合用於電影讀書會中分享與討論。他指出,解析一部微電影可從主題意涵、角色刻畫、故事結構完整性、視覺風格、配樂與攝影技巧等層面切入。他以〈小字條〉一片為例,片中一對母子透過書寫紙條傳達彼此關愛,情節勵志溫馨,令人動容。
接著,趙玉美導賞影片《晚安時間》,影片描述主角在工作失意、陷入自我懷疑之時,渴望得到父親的肯定,並從每天夜裡收聽志玲姐姐的廣播節目中獲得安慰與支持。透過導賞,引導與會者學習傾聽內心的聲音,勇敢做最好的自己。他並以《金剛經》中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勉勵大家,培養柔軟心,隨緣不變,才能創造幸福人生。
活動最後播放影片《別來無恙》,講述主角在恩師的啟發與引導下翻轉人生。觀眾分組討論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行為、符合「三好」精神的場景,以及感人畫面。各組於討論後上台分享心得,紛紛表示要努力成為一道光照亮他人,並以感恩心回報生命中的貴人。
督導長葉淑芬表示,三部影片皆感人至深,期望大家透過欣賞三好微電影,將善與美的力量傳遞至社會每個角落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莊燕雪也勉勵大家,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三好精神,是讓生命影響生命的關鍵力量。每部微電影皆透過導演的視角詮釋人性的良善與美好,不僅感動人心,也帶來深刻啟發。他期許大家透過觀賞微電影,培養觀察力與敏銳度,將「感動」轉化為「行動」,使三好精神深植人心,實踐於生活之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趙玉美於開場引言中指出,自2019年起,國際佛光會舉辦「三好微電影甄選比賽」,每年設有不同主題,鼓勵各地以短片形式呈現生命中的善與美。她引用星雲大師所說:「未來的佛教,需要藝術化、電影化、人間化、國際化」,說明「三好微電影」正是佛法與藝術結合的成果。她也期盼此次分享會能拋磚引玉,鼓勵更多人欣賞三好微電影,為社會注入更多善的力量。
簡妙容表示,「三好微電影」彷如一座寶庫,主題與拍攝手法多元,極適合用於電影讀書會中分享與討論。他指出,解析一部微電影可從主題意涵、角色刻畫、故事結構完整性、視覺風格、配樂與攝影技巧等層面切入。他以〈小字條〉一片為例,片中一對母子透過書寫紙條傳達彼此關愛,情節勵志溫馨,令人動容。
接著,趙玉美導賞影片《晚安時間》,影片描述主角在工作失意、陷入自我懷疑之時,渴望得到父親的肯定,並從每天夜裡收聽志玲姐姐的廣播節目中獲得安慰與支持。透過導賞,引導與會者學習傾聽內心的聲音,勇敢做最好的自己。他並以《金剛經》中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勉勵大家,培養柔軟心,隨緣不變,才能創造幸福人生。
活動最後播放影片《別來無恙》,講述主角在恩師的啟發與引導下翻轉人生。觀眾分組討論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行為、符合「三好」精神的場景,以及感人畫面。各組於討論後上台分享心得,紛紛表示要努力成為一道光照亮他人,並以感恩心回報生命中的貴人。
督導長葉淑芬表示,三部影片皆感人至深,期望大家透過欣賞三好微電影,將善與美的力量傳遞至社會每個角落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莊燕雪也勉勵大家,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三好精神,是讓生命影響生命的關鍵力量。每部微電影皆透過導演的視角詮釋人性的良善與美好,不僅感動人心,也帶來深刻啟發。他期許大家透過觀賞微電影,培養觀察力與敏銳度,將「感動」轉化為「行動」,使三好精神深植人心,實踐於生活之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新消息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西來寺融入社區親子夜 三好理念樂中學2025-10-31
- 大明社區大學公民素養周 情緒教育學習說出心聲不傷人2025-10-31
-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南華大學獲金心獎肯定2025-10-31
- 普賢寺「線琇造藝」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2025-10-31
- 金剛寺雲筑苑 徐林知行米畫特展開幕2025-10-31
- 指南里首場幸福生活講座 預防失智享受優質人生2025-10-31
- 生活與信仰共融 正信是人生的導航軌道2025-10-31
- VegRun全球復蔬公益路跑 運動蔬食愛地球2025-10-31
- 丹佛三所學校Fall Feast秋季嘉年華 佛光山應邀共襄盛舉2025-10-31
- 紐約佛光人訪島上生態藝術展 倡議藝術教育2025-10-31
                    相
                    關
                    消
                    息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
 






